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日电 题:情系草原的“钢铁战士”——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布和图木尔
新华社记者高蕊
盛夏草原,一碧千里。迂回辗转的河道、低垂的云影、奔腾的骏马、洁白的蒙古包,共同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
“现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是牧民们充满希望的季节。草原的风沙磨砺我,热情的人们养育我,如同一颗种子,我也深深扎根在这片沃土。”生于草原、长于草原的武警内蒙古总队巴彦淖尔支队某大队大队长布和图木尔深谙这里四季流转的规律,他热爱草原,更对这片无垠绿野上的淳朴牧民饱含眷恋。
少年时的布和图木尔喜欢收集肩章、帽徽,渴望有一天能穿上绿军装。2005年,“草原娃”如愿走进绿色军营,曾经握紧放牛鞭的手拿起战斗的钢枪,他遇到了第一个“拦路虎”——不会讲汉语、不会写汉字。口令用语不会说,动作要领记不住,布和图木尔急得直跺脚。
“桀骜不驯的烈马,要用更强的意志去征服!”正如他名字的寓意“坚硬的钢铁”一样,凭着蒙古族汉子不服输的劲儿,布和图木尔向自己发起挑战。他眼神锐利,手指用力点着书页,一字一字记下发音和含义,有时深夜,还能听到他低沉而固执的诵读声。那段时间,布和图木尔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一个多月后,他的汉语水平突飞猛进,这些横撇竖捺的方块字,成为英姿飒爽的骑手恣意驰骋的一片新“牧场”。
在蓝天绿草间策马扬鞭、纵横东西的岁月塑造了布和图木尔骨子里的坚韧和勇敢,成为“最向往的充满挑战性的特战队员”后,布和图木尔的训练也比之前刻苦许多。
每天早上起床号响起时,布和图木尔已经完成了2公里“热身”,他的跑姿仍带着草原汉子的厚重,步伐也不算轻盈,“当兵就要当尖兵”这个念头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千百次持枪卧倒练习后肘部磨破的迷彩服、比别人多一倍的匍匐训练印刻下的红肿膝盖、日复一日和单杠摩擦布满双手的老茧,均是努力与付出。
那年,连日的倾盆暴雨导致某厂堤坝决口,支队官兵紧急奔赴抗洪一线。
“雨夹雪迎面打在脸上疼得像刀割,那时没有机械,全靠人力抡锤打桩、回填沙袋堵决口。”布和图木尔对第一次执行紧急任务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还是新兵的他本可以留在岸上,危急时刻,布和图木尔果决地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义无反顾冲在抢险一线,与战友们经过20余小时的连续奋战,堤坝决口被堵住。布和图木尔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
辽阔的草原托举梦想,因军事素质过硬提干后,“草原娃”推开了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希望之门。
从中队长到大队长,他每天必须随身携带两样东西——口哨和秒表,训练场上随时吹哨随时集合,所有课目掐表计时,是他增强官兵战斗意识、强化官兵战斗作风的有效方法,也是他对官兵的硬核“关爱”。
“把战士带上成才路,还要带着他们打胜仗”是布和图木尔心中自己的“职责所在”,更是他的“一贯追求”。
“大队长是出了名的训练抓得严、标准定得高,按照训练大纲中的标准取得优秀,在他眼中只能算及格。”某中队中队长叶丙友说。
高标准严要求助推战斗力提升。多年来,布和图木尔结合边境支队驻地任务特点,带领官兵从实战出发,练体能、练技能、练战术、练战法,探索了多套战法训法,有效提升部队训练质效。
“大队长常说,他以前是什么样,就要把我们训练成什么样。”某中队二级上士孙双成说。这些年,在布和图木尔带领下,一茬茬官兵凭借果敢战斗作风和过硬军事素质,在各级军事比武中频频摘金夺银,所在单位多次被上级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20年军旅生涯,从一个不会汉语的蒙古族放牛娃,成长为历经魔鬼训练的“特战精兵”,再到戍守祖国北疆的基层带兵人,布和图木尔说:“我出生在一个牧民家庭,能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少校警官,完全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和部队的培养。现在条件好了,我要尽全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段时间,作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布和图木尔,正围绕“稳边富边”开展专题调研。
七月的乌拉特草原,阳光浸染,风光旖旎。一辆绿色越野车驶向这里,看见布和图木尔从车上下来,牧区小学生佳拉格木吉飞奔着扑向他的怀里。
“每次布和叔叔来我都很开心,他会耐心地教我写字,还给我带一些学习用品。”佳拉格木吉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容。为了教佳拉格木吉写字,布和图木尔粗糙的手攥住铅笔,眼睛笑成两弯温柔的月亮。
每次来到牧区,看到有些牧民家的孩子初中就辍学回家放牧,布和图木尔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有机会,他就会以自身经历鼓励牧民送子女入学读书。为了给牧区家庭困难学生“兜底”,布和图木尔资助了佳拉格木吉在内的20多名学生,如今已有多人考上大学。
几天前,布和图木尔资助的一名学生收到了上海一所高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喜讯传来,他高兴了好几天。布和图木尔说:“扶贫先扶志,草原偏远地区贫困落后,让娃娃读书上学,就有可能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在巴彦淖尔,布和图木尔的名字家喻户晓。在哈达淖尔村,他更是村民们的好“安达”。
2017年,巴彦淖尔支队决定对口帮扶哈达淖尔村,布和图木尔因为民族和语言优势,主动请缨奔赴脱贫攻坚一线。他钻进羊圈、走上田垄,在全村进行调查研究,与村干部一起筹划脱贫办法。
在布和图木尔的推动下,支队帮助哈达淖尔村建起了“渔牧光一体化”光伏项目,将光伏发电与现代渔业、现代牧业有机融合,把数百亩盐碱地改良为绿意盎然的“希望田野”。在军地共同努力下,哈达淖尔村40余名贫困户全部提前脱贫摘帽,整村旧貌换新颜。
“没有部队官兵,就没有我们村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哈达淖尔村党支部书记朱明明说。阴山脚下,“橄榄绿”日复一日守护着这片边疆土地,畜牧方式转变与全新发展理念为村民的新生活奏响现代牧歌。
在布和图木尔的感染带动下,驻地掀起民族团结、互帮互助的新高潮。2024年,布和图木尔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我是党的儿女,是草原的孩子炒股配资论坛大全,守护这片土地和人民是我一生的使命。”这是布和图木尔对壮美家园的庄严承诺。
扬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